科幻来点猪头肉
道,“允熥,今日没人带你回东宫吧?”“我都搬到了这里,谁还能带我回去?”朱允熥笑了笑,说道,“大姐,你放心就是。我既然已经打算夺嫡了,自然不会被那妇人拿捏。”朱有龄就提醒着说道,“可别小看了那妇人,她在父王跟前贤惠柔善,东宫上下都说她好。我以前也觉得她好,现如今再看看,她怕是早就起了心思故意害你!”
来点猪头肉 著 朱元璋朱允熥 16.13 千字发布时间:2024-05-20 01:04:41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独家完整版小说《大明:我才是皇太孙》由来点猪头肉所编写的穿越重生类型的小说,主角朱元璋朱允熥,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洪武二十四年,皇太子朱标薨。朱允熥冲出东宫,提剑质问洪武皇帝,“皇祖父,你要杀我全家?”这皇太孙只能是我来做!...
朱允熥要去为太子朱标守灵,这是为人子的本分。
朱有容和朱有龄早早的就给朱允熥准备好了丧服,也就是‘五服’当中的‘斩衰’。
这用最粗的生麻布**,断处外露不缉边。衰裳,一为为上下衣裳;其二为苴绖、绞带,为内外腰带;其三为冠绳缨,为丧帽;其四为菅屡,为丧鞋;其五为杖,为哭丧棒。
看到朱允熥出现在灵堂,朱允炆看了一眼,随即更是一副悲痛欲绝的样子。
胖嘟嘟的朱高炽小声问道,“允熥,前几日你为何没有过来?”
朱高炽和朱允熥同年,不过朱高炽要大三个月。
秦王世子朱尚炳也小声说道,“王兄,皇伯父薨,你要多守孝才是。”
已经十六岁的晋王世子朱济熺就说道,“别说了,前两天允熥忧思过度,方才没过来。”
这几个亲王世子要么是在凤阳出生,要么是在应天府出生。当初他们的父亲就藩的时候,这些皇孙都留在应天府。
这几个皇孙也是同窗,一起在大本堂读书,因为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关系相处的不错。
这些皇孙都是一个打扮,因为朱标是嫡长子、是大宗,理应如此。
除了这些皇孙之外,还有一些没有就藩的皇子也在守灵,为他们的皇兄守灵。
只是朱允熥也明白,并不是所有人都非常伤心,有些人就是走个过场,只是露个面而已。只是这些人也都不敢嬉闹,哪怕心里不以为意,表面也要装作哀伤。
而除了这些宗室子弟之外,一些文武官员也需要守灵。
在太子朱标薨之后,单纯就表现来说,很多人都更加认可朱允炆。他每天都风雨无阻的来守灵,表情哀伤、黯然神伤,此前还温润如玉的皇孙瘦了一大截。
而朱允熥就不一样,先不说他此前消失了两天,而且就算是在此前,他看起来也只是每天点卯式的露面,很快就会回到东宫。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没有太多的表情,有人觉得他哀伤过度,也有人觉得他不孝。
临近中午,朱允熥肚子饿了,发出了咕咕叫的声音。
八岁的朱允熞就立刻说道,“三哥,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说完这些,朱允熞从袖笼里取出点心递给朱允熥。
朱允熥看了一眼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表情不悲不喜。还真的是允炆和吕氏教出来的,想方设法的让朱允熥在这样的场合‘出丑’,想要让他背上不孝的名声。
朱高炽立刻对朱允熞说道,“允熞,若是饿了就去偏殿歇歇,岂能在灵前如此!”
朱允熞立刻不高兴的盯着朱高炽,他可不怕这个堂哥。只要他亲哥成为了皇太孙以后当了皇帝,不要说朱高炽这个堂哥了,就算是四叔都不用在乎。到那时,四叔都要跪在自家大哥跟前!
出生在帝王家的孩子没几个缺心眼,七八岁的年龄可以是熊孩子不懂事的年龄。可是如果耳提面命、悉心教导,也会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朱允熥也没有说话,没有什么动作,只是安静的跪着。等到时间差不多了,这才艰难起身朝着偏殿走去,喝了点粥、简单的吃了点东西。
等到朱允熥再次走出偏殿的时候,看到老朱阴沉着脸站在殿门口。
朱允炆心里就骄傲了,他不只是在父王薨之后守灵非常尽心,在父王病重期间一直都在尽孝。
相比起那个吃不了苦的纨绔子,朱允炆大孝子的表现可以说堪称完美了。
朱允熥也没有想着去辩解什么,因为真的没必要。在灵堂这里发生了什么,老朱如果想要知道肯定都能知道,用不着他去解释。
老朱狠狠的瞪了一眼朱允熥,毫不掩饰他的一些不满。这也使得朱高炽等人瑟瑟发抖,觉得允熥实在太倒霉了。
而朱允炆心中自然暗自窃喜,朱允熥的表现越糟糕,就越来体现他的孝顺。
朱允熥一言不发的再次跪下,而老朱盯着朱标的牌位看了半响,暗自神伤后转身离开。
虽然大儿子已经离开两个月了,可是每每想起来,老朱还是觉得心很痛。他不只是失去了最爱的嫡长子,大明王朝也失去了最优秀的接班人。
有些时候老朱都在担心,担心能不能再为大明培养一个合格的接班人。以允熥、允炆的表现来看,他们就算是再上进,必然也不会比老大做的更好。
更何况老天爷不会给他更多的时间了,已经年过花甲了,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啊!
老朱没有和皇子、皇孙说话,只是呆了片刻后就离开。
他自然也问了一下,朱允熥在灵堂的表现自然也被他知道了。
老朱只能说自家那个孙儿好像真的时运不济,每次被他看到的时候都是一些不太好的时刻。不过再仔细想想,允熥虽然没有失礼的地方,可是比起允炆还是要差不少。
而朱允熞的那点小聪明,老朱只是嗤笑一声,看来老大的那个继室真是有些心眼,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小手段而已。
守了一天的灵,朱允熥回到了柔仪殿。
朱有容立刻关心问道,“允熥,今日没人带你回东宫吧?”
“我都搬到了这里,谁还能带我回去?”朱允熥笑了笑,说道,“大姐,你放心就是。我既然已经打算夺嫡了,自然不会被那妇人拿捏。”
朱有龄就提醒着说道,“可别小看了那妇人,她在父王跟前贤惠柔善,东宫上下都说她好。我以前也觉得她好,现如今再看看,她怕是早就起了心思故意害你!”
朱有容也咬牙切齿的说道,“就是如此!家生子就要刻苦读书,允熥想要读书就不行,她非安排人带着允熥去玩闹。允熥一旦玩闹了,她就四处让人宣扬。”
“妇人的手段而已,贻笑大方。”朱允熥笑了笑,宽慰着两个姐姐,“你们放心就是,我若是能够被轻易制住,也不敢说要夺嫡了。”
朱有容忽然问道,“允熥,你此前就在藏拙对不对?父王走了之后,你就变了。”
朱允熥没有回答,因为他确实是变了个人,内在的灵魂变了。
朱有容和朱有龄对此非常有感触,她们的胞弟是什么样的人,没有人比她们更清楚。以前就是个纨绔,只知道吃喝玩乐、胡作非为,在东宫所有人都‘惯着他’、让着他。
以前觉得这样很好,可是等到父王不在了,允熥的名声就坏事了,所有人都在想倘若皇祖父册立太孙,肯定是要立朱允炆,而不是纨绔不堪的朱允熥。
甚至现在还有人在试探着,太子不在了,按理来说让秦王顺势成为太子,这也是可以的事情。
朱允熥看着两个姐姐,很有自信的说道,“大姐、二姐,你们放心就是。我可是父王和母妃的嫡子,我若是不争,他们那些小手段说不定还行。我若是争,他们肯定争不过!”
听到朱允熥这么说,朱有容和朱有龄也跟着有信心了。
可是朱有容忽然担心起来,忧心忡忡的说道,“允熥,你该去讨好皇祖父,能不能成储君,这些事还是要皇祖父定夺。”
朱允熥顿时觉得自己不只是膝盖疼了,**也疼。见了几次老朱,就光是被打**了。
“不去!”朱允熥立刻果断说道,“他和父王将吕氏给抬为太子妃,这事还没说清楚,我可不和他好声好气说话!”
朱有容和朱有龄听到朱允熥这么说立刻就担心起来,怎么允熥好像和皇祖父关系不睦啊?
而一个小太监低着头,一会儿该去面见陛下了。
少年丧父母,中年丧配偶,老年丧子。
大半辈子都在阴谋诡计、背叛以及腥风血雨当中度过的朱元璋,内心里无比渴望亲情。
可是现在的他只是高高在上的洪武皇帝,他不再是朱重八,只是大明王朝的皇帝。
看着眼前的倔强少年,朱元璋问道,“提剑大闹皇宫,你意欲何为?”
朱允熥这时候就跪下了,不过还是抬着头和老朱对视,“不提剑,我如何能见到皇祖父?”
老朱眼里精光一闪,又问道,“剑上的血是谁的?”
“身边的侍卫,姓马。”朱允熥直接回答,“他是我跟前侍卫,平时最是护卫周全。今日我发狂提剑闯宫,他拼死阻拦。我急了,就一剑削了他的手。”
朱元璋勃然大怒,呵斥道,“小小年纪如此残暴,这还了得!”
说完这些,朱元璋立刻冲左右呵斥,“还不令人快些去医治那侍卫。”
随即朱元璋看着朱允熥又问道,“削了他的手,是削伤了还是如何?”
朱允熥底气不太足的说道,“削掉了。”
朱元璋立刻认真看着朱允熥,片刻后才说道,“那马姓侍卫也算尽忠职守,既然手残了,医好了就送出宫,给个百户吧。”
随即朱元璋弯腰捡起剑,只是朱允熥吓了一跳,下意识的往后一躲。
本来心里还有气的朱元璋更来气,“既然敢提剑闯宫,咱还以为你有些血性!怎么?怕咱杀你?”
有些尴尬的朱允熥小心翼翼的看了看朱元璋,“那是不怕,皇祖父肯定不会杀我。”
朱元璋就微微眯眼,反问,“哦?这么笃定?你伤人、闯宫,就算咱不杀你,惩处也少不了。”
朱允熥就小声回答,“小则受、大则走。”
呆愣片刻的朱元璋彻底怒了,“谁?谁教你的?”
朱允熥的意思老朱肯定能明白,小的责罚就受了。要是责罚比较重,就立刻逃跑躲掉。
对于洪武皇帝来说,这显然无法接受。他要惩罚臣子,岂能是找不到人?
朱允熥就更小声的回答了,“还能是谁?”
老朱瞬间没了怒气,能够说出‘小则受、大则走’的人,有且只有一位。
不过片刻后朱元璋更加来气,“你爹尚未安葬,你不着丧服,还有没有点孝心?”
朱允熥就看着朱元璋,反问道,“皇祖父,父王生病之时,我可曾露过面?父王停灵,那些文臣哪个不夸赞允炆纯孝?这宫中上下,哪个不夸太子妃贤良?”
朱元璋多厉害的人物,有些话根本就不用说透,他自然也能明白。
现在再想想,当初太子病重时,确实只有允炆在侍疾。太子薨,允炆守灵、悲伤以至于瘦脱了相。
一时间宫里一些太监、侍女都在夸赞皇次孙殿下仁孝,朝堂上也有些文官在夸赞皇次孙殿下天资仁厚、亲贤好学,颇有先太子之风。
而皇三孙朱允熥呢?
好像就是在守灵的时候看过几眼,随后就回了东宫。据说在太子过世的时候,都没掉几滴泪。
朱元璋拎着剑,环视一圈跪在身边的侍女太监,“好啊!好!”
老朱随即又看着朱允熥,问道,“我若是属意允炆,为何就是杀你全家?”
朱允熥直接问道,“他能守得住社稷?”
老朱勃然大怒,立刻吼道,“那也比你强!你自幼不爱读书,只喜欢养猫逗狗、好勇斗狠!你秉性残暴、寡智,你能守得住社稷?”
对于眼前这个孙子,老朱确实没见过几次,但是也知道些事情。
当年大儿媳四年连生四个孩子,也就是在生完朱允熥之后当月薨逝。
标儿和常氏爰自襁褓、即结姻好之约,两个人青梅竹马、相濡以沫。老朱也非常喜欢那个泼辣、大度的大儿媳,只可惜她二十四岁的时候就撒手人寰。
就算是现如今的太子妃吕氏,当初也是不得太子朱标喜爱,反倒是常氏心疼她无依无靠,时常加以照拂,吕氏在洪武十年为朱标生下次子朱允炆,从此在东宫站稳脚跟。
大儿媳所生的嫡长子朱雄英被老朱和马皇后养在身边,只可惜洪武十五年的时候病逝,只有八岁。皇后也因此伤心过度,再加上身体原本就不好,随后也离世。
至于朱允熥和他的两个亲姐姐,一直都是养在东宫,是吕氏在照料。这些年据说吕氏对朱允熥他们也都很好,百依百顺的。
而太子据说一直都不喜欢朱允熥,认为朱允熥的命硬。将常氏早逝的事,有些迁怒于朱允熥。
老朱现在不想去想那些事,只是问道,“若是立允炆,怎么就是杀你全家?”
朱允熥梗着脖子,直接说道,“我大舅被贬去龙州,是他咎由自取,怪不了其他人!”
朱允熥的大舅就是开国六国公之一的郑国公常茂,作为常遇春的长子,常遇春从小受到抚恤,他和太子亲王一起读书、饮食,老朱希望他以后继承父亲的事业。
可是常茂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前几年冯胜为征虏大将军,征纳哈出,常茂也跟着出征。可是就在纳哈出请降的时候,常茂没脑子的直接扑上去抓捕纳哈出,导致纳哈出准备骑马逃走。而常茂拔刀砍伤纳哈出的臂膀导致纳哈出部下惊慌逃离。
事后冯胜非常气愤,也顾不上常茂是他的女婿,就上奏常茂各种罪状,将他绑送京城。然而常茂也揭发冯胜的许多不法行为。
于是老朱收回冯胜的总兵印,将常茂贬去龙州。冯胜被猜忌,常茂去年死在了龙州。
朱允熥继续说道,“若是立我二哥,皇祖父得先杀凉国公蓝玉,再杀那些淮西勋贵。给他们杀的差不多了,我二哥怕是能心里踏实些。到时候再启用文官,反正武勋也被杀的差不多了,文官正好可以起势!”
老朱眯着眼,心里有些惊喜,也有些意外。他的一些想法居然被这个以前几乎没关注过的孙子给猜透了,这个见识可不一般!
这些见识,允炆那孩子怕是没有!
朱允熥继续说道,“到时候朝中无将,那些腐儒治国,一旦引起战事,我还能有活路?”
老朱勃然大怒,这一下真给气到了,“战事?北元给朕赶去了漠北!麓川请降!云贵也尽收复,何处来的战事?”
气鼓鼓的老朱看了看手里的剑,随手扔掉。
一边脱鞋子,老朱一边质问,“今日你要是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朕就打死你!”
“打死我也好,免得以后给囚禁凤阳高墙!”朱允熥更不服气,他说的是历史,“允炆是什么性子你真不知道?都说他像我爹温文儒雅、敦厚善良,他也是读了很多书。但是他就是个酸秀才,整天捧着本论语以为能治天下,以为周礼才是天下大同之道。”
朱允熥继续滔滔不绝,“他典章制度,锐意复古,那是治国之道?他优柔寡断、刻薄寡情,他若是当了皇帝,皇叔们能有活路?”
朱元璋勃然变色,一脚踹翻朱允熥,“混账东西,有你这般诽谤你二哥的?为了皇位,你敢手足相残?”
朱允熥还没有来得及爬起来,朱元璋已经抡起手里的鞋子抽了下来。
老朱一边抽一边骂,“允炆就算是再不好,那也仁善,比你强!他比你纯孝,岂能让你皇叔没有活路?”
朱允熥一边挣扎一边喊道,“他非嫡非长,凭什么就绕过了我?就是二叔、三叔、四叔当皇帝都成,就是他不成!”
老朱手里更用力了,“皇位,只能给你爹这一支!”
朱允熥闷不吭声了,也不挣扎了,不就是**上挨几下么,没事。
老朱打着打着,忽然悲从心来,“咱打死你个不孝子!你去找你娘了,留着咱处置这烂摊子!咱打死你个混账东西!”
朱允熥扭头,强硬了一辈子的洪武皇帝此刻铆足了劲的抡起鞋子,眼里掉出豆大的泪珠。
老朱这辈子哭的不多,父母过世的时候恸哭。妹子过世的时候恸哭,两个月前太子薨,帝恸哭。
现在打着孙子,这个老人或许还在想他的儿子吧!
章节在线阅读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
为您推荐
言情小说排行
人气榜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