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飞鸟阅读网!手机版

飞鸟阅读网 > 首页 > 现代言情 > 校园

重生之全球首富完整阅读>

重生之全球首富完整阅读

主角 姜小白李思妍

校园小小扬扬

的,说着一些别人听不懂的话语。

小小扬扬 著  姜小白李思妍  12.94 千字发布时间:2024-05-20 00:28:00

在线阅读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
的,说着一些别人听不懂的话语。

重生之全球首富完整阅读节选在线试读

小说主人公是姜小白李思妍的小说叫做《重生之全球首富》,它的作者是小小扬扬倾心创作的一本穿越重生类小说,文中的爱情故事凄美而纯洁,文笔极佳,实力推荐。小说精彩段落试读:21世纪的经济系大学毕业生姜小白重生在了1979年,亲眼见证了那个时代的到来。锐不可当,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

重生之全球首富完整阅读

精彩章节试读 1

第12章

就姜小白出去的这么一会,又已经有几十瓶罐头装好了,看着真让人赏心悦目。

姜小白又进生产间转了一圈,发现每个人都带上了头套和口罩,姜小白满意的点了点头退了出去,回到屋子里拿出黄忠富给的地图研究了起来。

乡里暂时先不去,在各个村子的路口,或者直接就拿货上村子里边买,姜小白考虑着销售的问题,这么多的罐头光凭借周边的几个村子是吃不下的。

就是下马乡也吃不下,更不用说姜小白还计划要更多的罐头瓶子,甚至于考虑把这个做成一个产业了。

等到天黑的时候,院子里的罐头已经堆成一座小山了,要不是姜小白亲自出面阻拦,张艳梅他们几乎准备连夜干了。

这个时候的人们,只要是给他们一点希望,都能够拼了命的干,因为命真的不值钱。

统计了一下,一天之内竟然生产出了500多瓶的黄桃罐头。

“艳梅,你带着女同志做饭,多烙点玉米面饼子,”姜小白和张艳梅说道,张艳梅是这些知青里边岁数最大的一批了22岁,这一天忙下来姜小白发现张艳梅做事还是很有章法的。

很多事情只要是姜小白一说,都能够安排的井井有条的。

“好咧,我们这就去。”张艳梅应了一声,转身就带着几个女知青走了。

“刘峰,带人把已经可以入库的罐头全部装箱入库,刘爱国清点数目。”说完又对着在外边跑了一天的王小军道:“你和我进屋来说说今天跑的周边几个村的情况。”

王小军说的周边的村子的情况和姜小白今天在黄忠富那了解到的情况基本上出入不大,姜小白心里也有数了。

吃过晚饭以后,姜小白把人都集中在了一起,拿出一张他自己下午重新画好的图,给大家安排了起来。

“明天,女同志继续在家里做罐头,我看今天黄桃摘回来的还有不少,应该能够明天的,其他人的人,两两一组,每组拿二十瓶罐头。

我和王小军去西堤村,刘爱国和王鹏去闻家庄,刘源和大宝去......”姜小白一边说一边把画好的地图交给众人,一共五组,留下一个男知青看家。

“大家伙听我说,供销社的罐头是1块钱,那么我们就买7毛钱,要是没有钱拿等价的粮票,肉票,甚至是鸡蛋,粮食换都行。

7毛钱,罐头吃完了,玻璃瓶还能够喝水,我相信只要是大家努力肯定能够买的出去。”姜小白笑着说道。

“好的,小白哥你就放心吧,”

“好,”众人纷纷应到,仿佛已经看见了钞票在向大家招手。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知青小院里就忙碌了起来,但是却没有多少嘈杂的声音。

每组20瓶罐头,五组人正合适分了一箱子100瓶罐头。

“出发。”姜小白看着激动的人群,脸上也带着兴奋。

姜小白和王小军带着20瓶罐头,磕磕盼盼的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露水打湿了两人的裤腿。

西提村距离建华村的直线距离不是太远,但是晋省多山,路都是弯弯曲曲的不时的还有陡坡,两个走了一个小时眼前才出现了一个小村庄。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是这个时代农村的景象,清晨的炊烟徐徐升起,笼罩着整个村庄,如梦如幻,一副和谐美好的田园景象。

可是姜小白这个时候却没有心情欣赏,连饭都吃不上了,还管什么美景。

王小军挑着担子,两人往村子里走去,刚进村就被人拦住了,一个70多岁的老头看着两名陌生人疑惑的问道:“你们作甚了?”

说着不远处就跑来一群八、九岁的小孩,身边还跟着两条浑身是小土狗,有些好奇的看着姜小白二人。

“大爷,我们是隔壁建华村的知情......”姜小白笑着开口说道。

“什么华村的?”大爷有点耳背。

“建华村。”

“建什么村?”

你特么也是穿越来的吧?姜小白无语了,王小军还在一旁努力的说着,解释了半天大爷终于弄懂了,带着姜小白王小军进了村。

进了村,姜小白有心叫卖,可是这个时候叫卖,实在是让姜小白有点心惊胆战,看着周围围着的一群孩子,姜小白有主意了,在村中间一块平坦的空地上,姜小白停了下来。

从王小军拿着的罐头中拿出一瓶,孩子们看着玻璃瓶的装着的黄桃罐头,不自觉的吞咽了一口口水,眼睛更是直勾勾的盯着姜小白。

“想吃吗?”姜小白拿着罐头,笑眯眯的看着孩子们问道。

“想。”

“想吃。”

“......”一群孩子七嘴八舌的说道。

“好,”姜小白说着就拧开了罐头瓶子,一旁的王小军欲言又止,他们出来可是卖罐头的啊,这一瓶罐头都没有卖呢,先给一群小孩吃上了,这是什么情况?

黄橙橙的黄桃罐头,甜滋滋的罐头水,让一群孩子根本来不及品尝出什么味道就已经没有,就这还有很多孩子没有吃上呢。

虽然姜小白他们做出来的黄桃罐头已经是堪称实惠了,可是黄桃块本来就大,再加上孩子们多,一人一块根本就不够分,当然这也是姜小白想要的效果。

几个没有吃上的孩子口水都流下来了,怒视着吃上黄桃罐头的几个孩子,场面一度失控,差点打起来,姜小白当然不敢让孩子们打起来。

赶紧开口说道:“我们黄桃罐头好吃吗?”

“好吃。”

“好吃。”不仅几个吃上黄桃罐头的几个孩子说着,没有吃上黄桃罐头的孩子们喊的声音比吃上罐头的孩子声音还大。

他们看着那几个吃过罐头的孩子脸上的表情,更加的嘴馋了。

“我们的黄桃罐头不仅好吃,而且吃完罐头以后玻璃杯还能够喝水,我现在把这个玻璃瓶送给你们中间最聪明的孩子。”姜小白笑呵呵说道,要是能够有其他的办法他也不想忽悠一群孩子。

当然就是忽悠了一群孩子,他心里也没有什么负担,开玩笑作为一名21世纪青年这点事情他能够放在心上吗?现在自己就是潜龙在渊,等待一飞冲天呢,这几个熊孩子能够为自己办点事情是他们的幸运。

而且他们确实吃到罐头了啊。

精彩章节试读 2

第2章

土坯的院墙上用红漆刷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等字样,锈迹斑驳的铁栅栏门边上挂着一块刷了白漆的木牌,上边写着“上马公社建华大队”。

这个时候没有乡镇这一说,乡镇府都叫公社,村子叫大队。这种叫法甚至延续到21世纪的某些农村,还是这种称呼。

几间毛坯土房就是队部了,姜小白推开门走了进去,一群人也不用人招呼,王小军就把队部的白瓷缸给拿了出来,给大家伙倒上水。

紧接着村书记黄忠富也带人走了进来,两方人马顿时又开始剑拔弩张了。

“书记,您最深明大义了,您可要给我们这些知青做主啊,我们是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来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来了,可不是来接受教训来了。”

知青中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站了出来,消瘦的面庞上还戴了一副眼睛,可是配合上整体的模样,却没有一点斯文的样子,反而更加显得有些尖嘴猴腮。

“刘爱国,你放屁......”村会计狗蛋顿时张嘴骂道。

“书记,您看,这会计现在当着您的面还骂我们呢,我说错了吗?你看他们给我打的,青一块紫一块的。”刘爱国打断了村会计的话。

“对,书记您看,我这鼻血哗哗的流,你要是对我们知青有意见,或者对政府的政策有意见你可以提啊。”刘峰也接着说道。

“你......”村会计气的脸通红,这对政府有意见的帽子扣下来,他可扛不住啊

要是说干农活,这帮城市里来的知青肯定不如村会计,但是要是说耍嘴皮子,村会计就完全不是对手了,帽子扣的一顶比一顶大,村会计大头嗡嗡的。

“对,今天要是不给个说法,我们就去公社找管理。”

“对,公社找管理。”

“对,找公社管理。”

“......”

十几个知青喊着,气势足的很,姜小白就不知道了,明明大家这几天都没怎么吃饱饭,你们怎么就有那么大的力气呢?难道你们在我半夜睡着的时候偷吃了?

黄忠富恨恨的瞪了村会计狗蛋一眼,眉头紧紧的皱着,求助似的看向了姜小白,刚才在来的路上黄忠富已经大概了解了一下事情的经过。

这件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要是这群知青真的闹到公社,他脸上也不好看,村会计更是得吃苦头。

姜小白看见黄忠富的目光,抬了抬手,身后的喊声顿时就停了下来,村会计狗蛋也一脸期盼的看向姜小白,希望姜小白能够说句公道话。

“书记啊,会计这是在剥削我们知青啊,这不是资本家吗?资本家才剥削呢。”

姜小白笑眯眯的说着,但是嘴里的话语却让黄忠富和狗蛋打了个冷颤,其他人虽然给扣得,帽子大,但是实际上也就是个打架,其他的也站不住脚。

而这个时候,在农村打一架,说不好听的,打了也就打了,但是这个时候的阶级斗争才过去多长时间,资本主义那可是要不得的啊。

“小白啊,这话严重了,狗蛋他就是一时的糊涂,我让他给你们道个歉,然后把给你们少记的工分补上,”黄忠富说着话音一转又说道,“不过,小白啊,你们也要理解狗蛋,你们都是知识分子,建华大队的情况你们也理解,本来就穷的揭不开锅,现在你们知青一来,一下子多了十几张嘴吃饭,村子里就更加的困难了......”

黄忠富说着,知青们也都沉默了下来,这也是实情,建华大队本来地就不多,很大一部分还是山地,收成少。

一下子多出几十个人确实是很大的负担。

姜小白也沉默了,重生以后,在龙城家里的时候虽然吃的不好,也没有什么油水,可好歹还是能够把饭给吃饱的。

但是插队到建华大队以后就真的是饥一顿饥一顿了,根本就没有吃饱过,这也不是光知青是这样,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现在是六、七月份还好,山里各种野菜什么的还能够垫一垫肚子。

听村子里的人说要是等到每年的3、4月份青黄不接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苦日子呢。

“村子里好多家都是一两个人挣工分要养活一家5、6口人,咱们村的工分本来就不值钱,去年算下来一个工分才1毛钱,现在你们一下子来十几口人,每天每个人一个工分,一年差不多能够挣200多个工分,你们15个人就是3000多个工分啊,咱们村的工分就更加的不值钱了。”

黄忠富把挂在胸口的旱烟袋拿了下来,点着火抽了一口,屋子里顿时就充满了呛人的气味。

村子的产值不变,但是工分却要变得多了,当然工分也就更加的不值钱了,说白了就是通货膨胀,当然现在还没有这个说法。

但是一群知青都是上过学的人,当然也能够理解黄忠富的说法。

一群知青脸上的愤怒和委屈都消失不见了,也没有人再提去公社闹事的话语,这个时候的人们还是很淳朴的,没有那种你死不死关我屁事,我只要自己过的好的行的心态,但是姜小白却深深的看了黄忠富一眼,特么个老狐狸。

刚才还纳闷呢,就村会计那点狗胆,怎么敢私自克扣知青的工分,原来是背后有指使的人啊。

估计今天的事情就是黄忠富对知青的试探,要是知青没有闹,认了的话,估计以后就形成惯例了。

但是很明显现在知青闹得很厉害,来硬的行不通了,只能够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了。

姜小白弄明白是弄明白今天的事情是怎么回事了,但是却没有什么好的办法,现实的情况摆在这里。

知青错了吗?没有。黄忠富错了吗?也说不上。可能错的是这个时代,错的是大家都太穷了。

知青下乡有一方面原因是要给城市减负,可是农村本来也穷啊,这下子负担更重了。

姜小白沉思着......

“贫穷是一种病,得治。而这个时代正是病入膏肓的时候,”姜小白嘴里念念叨叨的,说着一些别人听不懂的话语。

章节在线阅读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为您推荐

言情小说排行

人气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