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臣交好的朱允炆,而不是天生就必然会受到武将勋贵集团支持的朱允熥。想来这其中,恐怕也少不了这帮勋贵子弟的“神助攻”。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啊!朱允...朱允熥朱允炆退位让贤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最新章节由本站网友搜集并发布,朱允熥朱允炆退位让贤小说全文免费阅读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到本站你能找到更多好看的小说,包
朱允熥朱允炆退位让贤完整文本节选在线试读
朱允炆更是喜出望外,起来再深深一拜。“我得先生,犹如刘玄德得诸葛孔明,从此雨过云开,前路皆可高枕无忧。”“就按先生说的办!”……吴王府。天色已黑。朱允熥正苦苦思...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朱允炆的女频言情小说《朱允熥朱允炆退位让贤小说全文免费阅读》,由网络作家朱允熥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朱允炆更是喜出望外,起来再深深一拜。“我得先生,犹如刘玄德得诸葛孔明,从此雨过云开,前路皆可高枕无忧。”“就按先生说的办!”……吴王府。天色已黑。朱允熥正苦苦思索着。方孝孺虽然转手送给了朱允炆,但他的老师人选,却还没有着落。这个人很关键,不能等闲视之。不仅如此,如今朱允熥领旨办报刊,可是,他还缺少一个主编呢。朱允熥自家人知自家事,以他那点可怜的才学,抄抄诗尚还可以,要当报刊的主编,还差太远。偏偏他在文官中没有啥人脉,一时之间,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主编可不仅仅是要才学高,写文章信手拈来。更重要的,要政治头脑好,政治嗅觉敏锐,懂得因势利导的引导舆论,还能巧妙无比的避开老朱的避讳。明初的“文字狱”非常严重。老朱是泥腿子出身,一方面,他坐江...
《朱允熥朱允炆退位让贤小说全文免费阅读》精彩片段
朱允炆更是喜出望外,起来再深深一拜。
“我得先生,犹如刘玄德得诸葛孔明,从此雨过云开,前路皆可高枕无忧。”
“就按先生说的办!”
……
吴王府。
天色已黑。
朱允熥正苦苦思索着。
方孝孺虽然转手送给了朱允炆,但他的老师人选,却还没有着落。
这个人很关键,不能等闲视之。
不仅如此,如今朱允熥领旨办报刊,可是,他还缺少一个主编呢。
朱允熥自家人知自家事,以他那点可怜的才学,抄抄诗尚还可以,要当报刊的主编,还差太远。
偏偏他在文官中没有啥人脉,一时之间,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主编可不仅仅是要才学高,写文章信手拈来。
更重要的,要政治头脑好,政治嗅觉敏锐,懂得因势利导的引导舆论,还能巧妙无比的避开老朱的避讳。
明初的“文字狱”非常严重。
老朱是泥腿子出身,一方面,他坐江山之后,开始重用读书人治理天下。
对于有才学的读书人,老朱十分敬重。
另一方面,老朱又对这些人不放心,非常固执且敏感。
总是认为读书人看不起自己这个泥腿子。
他又觉得读书人善于指桑骂槐。
因而疑心很重,喜欢抠字眼,大兴“文字狱”。
为此而被杀的人,不在少数。
朱允熥办的报刊,要负责宣扬老朱生平的种种事迹,歌赞他的丰功伟业。
稍有不甚,歌颂就会变成有心人眼中的“攻击和侮辱”。
若再从中挑拔一二,只怕老朱便又要举起屠刀了。
朱允熥对此十分清楚,这不是一份容易做的工作。
以老朱对亲情的看重和顾及,他身为皇孙,自然无事。
但报刊工作的其他人,就难说了。
弄不好就身首异处,全家跟着一起完蛋。
朱允熥可不想让好事变成坏事。
没讨到老朱的欢心,反而惹他不快。
这就需要一个能力很强,政治嗅觉还极其敏锐的主编。
那该是谁呢?
朱允熥脑海内掠过一个个人选。
突然。
他的眼前一亮。
旋即,朱允熥唤来了一名亲信小太监。
“你去一趟开国公府上,代本王去看望一下开国公。”
“问问他的伤,恢复得如何了!”
说到底,常升终究是他的舅舅,挨了板子,他派人前去探望,也属理所应当。
“还有,本王想拜托舅舅帮忙办一件事。”
“让他派人去江西吉安泰和,寻一个叫杨士奇的人。”
“此人自幼丧父,随母亲一起生活,此前可能曾经参加过乡试,却不幸落第。”
“若是找到了此人,便立即将其带来金陵。”
“切记,此事至关重要,让舅舅务必重视。”
这名小太监是自幼随原身一起长大的人,十分可靠。
领了命,当即便去了。
杨士奇,是朱允熥目前能想到的最合适的人选。
那可是历史上历经五朝,曾任内阁辅臣四十余年的人。
以他的政治敏锐度和学识水平,当一个报刊主编,绝对是绰绰有余。
这才笑道:“若本王说,是因为本王在后世生活过,然后抬胎重生,故而知道你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知晓你的能力,你相信?”
杨士奇笑道:“吴王殿下真会开玩笑!”
朱允熥哈哈大笑,道:“你看,我说了你也不信。那你就知当我做梦的时候,有仙人托梦,因此知道你名字的吧。”
“杨某是读书人,子不语怪力乱神!”
杨士奇道:“却是草民孟浪了,殿下既不愿说,草民就不该追问。”
朱允熥笑容收敛,正色道:“若本王当真有能力知道未来的一些大事,又待如何?”
杨士奇朝皇宫方向拱手作揖,道:“当今陛下,非是信奉飘渺虚无仙神之人,更不似秦皇汉武那般求神炼丹,以乞长生不老。”
“草民听闻,曾有名气很大的相士给陛下算命,陛下问自己寿命几何?”
“相士故弄玄虚,说陛下只能比他多活一天。”
“他原以为自己这样说,陛下必定不敢杀他。”
“却不料,陛下当即便下令将此人处死。”
朱允熥微微点头,此事他也听说过。
老朱的性格,还真是与众不同。
一般人碰到这种事情,都是抱着宁可信其有,而不信其无的态度。
毕竟,相信了好像也没啥坏处。
而不相信就要承担一丢丢的“风险”。
何况,对方还是名气很大的相士!
许多人都说他相得很准。
杨士奇接着道:“若殿下真跑去和陛下说,自己知道未来的事情,那依着陛下的性子,殿下若是说错了,倒也罢了,陛下无非斥责几句,怪殿下不该弄神信鬼,行虚妄邪异之事。”
“若殿下侥幸说中了,那恐怕陛下就要好好审问殿下一番,让殿下老实交待,究竟做了哪些忤逆之事!”
“其中的厉害关系,以殿下的聪慧,自无须草民再多言。”
朱允熥愣了愣,不由得露出苦笑。
刚才这些话,看似漫不经心。
实际上,他可不是随意乱说。
朱允熥认真考虑过,若到万不得已,无法阻止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便干脆向老朱自爆自己穿越者的身份。
再通过预言一些事情来验证真假。
让老朱相信他!
现在看来,这招根本行不通。
他对大明洪武年间的发生的事情,有哪些人物,都仅仅知道一个大略,缺少具体的细节。
实际上能预言的人和事都很少。
而预言大事和人物,恐怕不信邪的老朱,只会认为这是他与别人勾结,暗中行事,人为制造真相,妖言欺君……
没错!
以老朱天不怕地不怕,不信神不信鬼的性子,肯定会这么认为。
那他就是弄巧成拙,反而落个不讨好了。
杨士奇是何等聪明,立即便从他的话里面,捕捉到了试探的意味。
不过,杨士奇应该是认为,他想装神弄鬼去骗老朱,才几句话点破劝谏。
让他不要那般行事。
此子确实有才!
一点就透,几句简单的分析,鞭辟入里。
尤其是杨士奇从未与朱元璋接触过,仅通过文字资料和传闻,便对老朱的性格特征,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因为汉字是象形字,而非字母文字,排版太困难了。
雕版印刷的工匠,不需要认识字,照着雕刻就行。
活字印刷的工人,要拿出汉字进行排版,首先的第一要求,就是自己能认得字。
可不同于后世人人普及的九年义务教育,在这个时代,读书识字仍是一项十分高级的技能。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能认识几千上万字的人,随便做点啥不能营生,不能好好过日子呢?
为什么还要做低贱的排版工匠呢?
因为印刷困难,在这个时代,还是有很多书籍,仍然依靠手抄。
实际上,一直到数百年后的清朝,曹雪芹写出《红楼梦》,坊间竟相传阅,还有许多人去手抄红楼梦。
每抄一本,卖掉可得数十金。
因而有许多人靠手抄红楼梦谋生,以此养家糊口。
也给后世留下了各种不同的红楼梦手抄本!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印刷技术的不方便和落后,才有了手抄的赢利空间。
相比之下,只要用鹅毛笔在蜡纸上抄写一遍,就能轻轻用油墨滚筒印刷千份万份的油印机,简直不要太方便了。
有了油印机,就有了快速且廉价印制千千万万书籍文字的可能,让人人皆能读书识字真正成为现实。
从而实现老朱一生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
这如何能不让老朱兴奋万分呢?
“皇爷爷!”朱允熥趁热打铁,道:“孙儿认为,身为治国者,不能光自己读书,而要让天下人人读书,让圣贤的道理,让国家的律法,深入每一个人心中。”
“故而,孙儿才研究出了滚筒油印机,有了此物,就可以印刷无数的书籍,让天下更多的人读书识字。”
“为了制作此物,孙儿耽误了几日的功课,没有去好好读圣贤书。”
“但孙儿认为,这也是读书,是为天下千千万万的人读书!”
“让天下人人有书可读,让大明的百姓子民个个识字懂礼,远比孙儿一个人独自读书要重要。”
“若此举有什么不对,还请皇爷爷责罚!”
“孙儿,愿意认罪!”
“你有什么罪?你有大功!”
朱元璋大笑着,将朱允熥扶了起来。
“说得好,此举是为天下千千万万的人读书,远比你一个人读书重要。”
老朱道:“你说说吧,想要什么赏赐?”
顿了顿,又道:“前几天跟咱说的那个,不许再提。其他的,你随便提。”
“不准提索要大明江山,还有什么劲呢?”朱允熥在心里暗自吐糟了一句。
他对此也早有心理准备,并不失望。
“皇爷爷,其实孙儿刚才说一定要赏赐,就是一句戏谈。”
朱允熥笑道:“谁让皇爷爷还没等孙儿将东西呈上去,就先冤枉孙儿呢?”
“孙儿心里头不平,才那样说。并不是认真的。”
“孙儿给皇爷爷孝敬礼物,此乃天经地义的事,哪有向皇爷爷索要赏赐的道理。”
“哈哈哈!”老朱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那不行,你刚才说得对,大明朝廷有功必赏,咱身为天子,自当以身示范,今日非得重重赏你不可。
听着常升絮絮叨叨的话,朱允熥的嘴角不由得微微抽搐了一下,脸色也越发不好看起来。
这帮功臣勋贵子弟,脑子里的坑是有多大?
怪不得历史上的老朱会将皇位传给

与文臣交好的朱允炆,而不是天生就必然会受到武将勋贵集团支持的朱允熥。
想来这其中,恐怕也少不了这帮勋贵子弟的“神助攻”。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啊!
朱允熥脸沉得比乌云还黑,道:“那些勋贵子弟,知道我在朝堂公然打了凉国公一记耳光的事吗?”
“知道!”
常升并没有察觉朱允熥的脸色变化,仍是笑嘻嘻地,兴奋无比,道:“我舅舅也是逾越了。”
“平日里在我面前耀武扬威也就罢了,你是皇孙,龙子龙孙,将来要继承皇位,执掌大明江山的人。”
“他怎么能这般不知轻重,不晓尊卑贵贱呢?”
“要我说啊,你这记耳光打得好,打得妙!”
“打醒了他,也打醒了咱们一众勋贵子弟。”
“咱们这些人啊,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基本的上下尊卑。”
“就算我是你亲舅舅,不也得给你吴王殿下行礼吗?”
“这样陛下知道了,也会高兴。”
“我对此绝没有任何意见。”
“只要能帮助你登上大位,你让我这个舅舅做啥就做啥。”
“风里来,雨里去,上刀山,下火海,绝无半句废话。”
常升拍着胸膛保证,接着语气一转。
“可怜我那苦命的姐姐死得早啊,你又是她留在世上唯一的亲骨肉,舅舅不帮你,还能帮谁呢?”
先是说得眉毛色舞,后面提到姐姐,便不免有了几分悲戚难过之色。
“不过,话说回来,不管怎么说,凉国公也是我舅舅,你的舅姥爷。”
“咱们可都是一家人。”
“打归打,骂归骂,可不能因此而生分了。”
“凉国公被你打了之后,对你也没有啥意见。”
“你封了王,他也高兴得很。”
“他手底下的义子们,以及一干勋贵子弟武将功臣要来送礼,他也没阻拦。”
“足见他对你还是十分疼爱的。”
“但他毕竟是长辈,在军中朝中素来自大惯了,被你抽了一记耳光,面子上多少有些挂不住。”
“依舅舅我的看法,你还是得亲自去凉国公府一趟,好生安抚安抚他。”
“咱们这关系,哪有什么隔夜仇呢。”
常升噼里啪啦说个不停。
朱允熥只觉得一阵阵头大。
他气极反问道:“我说你们,怎么就上赶着给我送贺礼,怎么不去给我二哥送呢?”
常升怔了,不解地摸了摸脑袋,道:“这叫哪门子话啊?”
“你二哥朱允炆虽然和你是同父兄弟,但毕竟还隔着一个娘。”
“再说了,他跟我可没什么关系。”
“他又不是我姐姐生的。”
“我唤他一句外甥,那也是面子上的事情。”
“你不一样啊,你可是我姐姐的亲生儿子。”
“谁亲谁疏,甭说是我这个舅舅,就是满朝的文武大臣,勋贵子弟,也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不来撑你,难道还去撑他啊?”
“世上没有这样的道理!”
朱允熥问道:“所以,你就用送贺礼的方式,来撑我啊?”
常升终于察觉了他语气中有些不满,当即笑道:“这送贺礼,也是站队啊。”
“你好好想想,你公开向陛下索要储君之位,陛下没有责罚你,反而封你为吴王,这说明什么?”
“说明陛下确实有意立你为储君。”
“眼下正是考验你的关键时刻。”
“咱们这些人,可不得站出来,为你摇旗呐喊,为你助威吗?”
“你二哥朱允炆,不也有一堆文官,去他的府上,给他祝贺去了吗?”
“咱们这些武将勋贵,可不能落在人家后头。”
“那些文官都支持他朱允炆,可咱们这些功臣勋贵,谁不支持你啊?”
常升回头伸手指了指外面,道:“今儿可不是舅舅我一个人来了,其他人都在前院等着呢,只是他们不敢擅自来这后院。”
“但大家对你的心意,可都是一样的。”
朱允熥心中一动,问道:“有很多文官去我二哥府上道贺吗?”
“很多!”常升道:“我可派人在他府门前盯着呢。”
“这满朝的文官,差不多都去了。”
“你说他有什么本事?”
“自诩文人,自幼饱读圣贤书,写首诗词,水平也远远不及你。”
“我看他就是没本事。”
“偏偏那些文官,都去拍他的马屁。”
“我还听说,陛下给你们两个挑选大儒做老师。”
“给朱允炆选了黄子澄,齐泰等人,他们都欣然答应。”
“结果,给你选人的时候,那群该死的文官,都一个个躲起来,全部给拒绝了。”
“表面上说是才疏学浅,不堪重任,或者身体有恙等等,私底下却说你公然索要储君之位,大逆不道,虽有才学,品德败坏,朽木不可雕,绝不可能当你的老师!”
“简直是岂有此理?”
“不过,你放心,一群只知道读书写字的文官有个屁用。”
“这大明江山,还不是靠我们武人,靠功臣勋贵打下来的吗?”
“有我们支持你,那可比一群酸臭腐儒有用多啦。”
朱允熥道:“那你说说,你们都有什么用呢?给我送贺礼?帮我翻新宅邸?”
常升笑道:“你可不要小看咱们这些人,咱们在大明军中,可都有数不清的兄弟好友,还有昔日的战袍。”
“咱们站在一起吼一声,整个大明江山,都能抖三抖。”
“可比他们那些从来没有领过兵打过仗的文官有用多了。”
朱允熥冷笑:“怎么,你们还想鼓动军中将士造反吗?”
常升连连摆手:“那断然是万万也不敢的。”
“但咱们可以给你壮势啊。”
“陛下看到军中这么多人公开支持你,可不就得慎重考虑,要传位给你吗?”
朱允熥咬着牙说道:“那我可真得好好谢谢你们了!”
常升大笑:“这都是小事,舅舅肯定得帮你。”
“对了,你现在已经站出来公开争夺储君之位了,可还有什么计划?有什么需要舅舅帮忙的,你尽管吩咐!”
“有!”朱允熥轻轻点头,望着常升笑道:“我想借舅舅的屁股一用!”
朝堂上一片寂静。
这一刻,所有人都屏气凝神,连呼吸都仿佛忘记了。
这可是凉国公啊!
此时的大明,开国不久,文官集团在朝堂上的势力尚小。
功臣勋贵们,才是真正的位高权重。
蓝玉身为朝堂诸武将之首,皇亲国戚,毫不夸张地说,跺跺脚都能让整个朝堂抖三抖。
何况朱允熥还是他的外甥孙。
论礼制,论尊卑,他怎么能打自己的舅姥爷呢?
文武百官们的眼珠子都快要掉出来了。
今天发生的一切太过于惊骇,让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上方。
朱元璋的眸内掠过一抹精芒。
一闪即逝。
他的表情,威严如初。
没有出声,仍似看戏一般的看着下面发生的一切。
至于心中是何想法,就无人知晓了。
蓝玉懵了。
完全懵了。
突如其来的一记巴掌,将他打懵了。
他是什么人物?
率兵到边关,守关的将领没有及时给他开门,他就敢纵兵毁关,破门而入。
连元顺帝的妃子,他都敢抢!
他何曾受过这样的耻辱,当着满朝文武百官的面,被狠狠打了一记耳光。
打他的人,竟然还是自己的亲外甥孙。
然而,未等蓝玉发作,便见朱允熥用手指着他鼻子,厉声喝道:“蓝玉,你可知罪?”
“知罪?我……我哪有什么罪?”
蓝玉一边用手捂着被打痛的脸,一边说道。
若换了一个人,蓝玉早就冲上去,大耳刮子扇回来了。
朝堂上又怎么样?
别人敢动手打他,他蓝玉就动不得手吗?
但看着眼前的外甥孙,蓝玉罕见压下了心头的冲动。
亲外甥孙不是这样的人啊!
平日里在他面前连大气都不敢喘,可怕他这个舅姥爷了,今天是怎么啦?
蓝玉很想听听他有一个什么说法。
反正要打回来,什么时候都不迟。
面子已经丢了,找是必须要找回来的。
否则,他也不叫蓝玉了。
亲外甥孙又怎么样?
如此不敬舅姥爷,这小兔崽子,就是欠收拾。
“于私,我确实应该称你为舅姥爷。可今日是在朝堂上,议论国事,非是私宅论亲情。”
朱允熥向上方拱手。
“我乃是皇爷爷亲封的郡王,而你,不过是凉国公。”
“论爵位,我比你高一等。”
“朝廷有礼法,国家有制度。”
“依礼法制度,你应向我行礼。”
“可你却不顾尊卑礼制,向本王大呼小叫,此罪一。”
“其二,我是皇爷爷嫡出的孙子,帝王一脉,龙种子孙,你身为臣子,理应效忠皇室。”
“倘若皇爷爷立我为储君,将来我继承大统,登基称帝,你是否还要仗着舅姥爷的身份,欺凌君上呢?”
“你这分明是欺君惘上,无人臣之道!”
蓝玉怒眼圆睁,瞪着他,显然对这番话,很不服气。
朱允熥顿了顿,突然话锋一转。
“你平时嚣张跋扈,所行不法之事众多,御史多有弹劾,朝臣亦有微言。”
“皇爷爷却一直没有严惩你,只对你稍加训诫,却仍然尽量包容你,维护你。”
“你可知为何?”
“一则念你南征北战多年,功高劳苦。”
“二则是希望你将来能继续为大明皇室效力,为朱家子孙后代效力,能从保我大明江山,护我朱氏儿孙的顾命之臣!”
“如此,只要我朱家子孙还坐这江山一日,便有蓝氏的荣华富贵。”
“君臣相知,世代忠良,不失为一段千古佳话。”
“我朱允熥身为皇室子孙,纵有错处,能教训我的,也只有皇爷爷,以及专门负责此事,由我朱氏自家人掌握的宗人府。”
“你有什么资格在这这里大呼小叫?”
“你持功自傲,不敬皇室子孙,便是大罪。”
“今日当着皇爷爷的面,你尚且不将我这龙子龙孙放在眼里,当众扬言要扇我耳刮子。”
“他日皇爷爷龙驭宾天,新皇登基,谁还能压制得你呢?”
“就算皇爷爷能容你,后世的朱家子孙还能容你吗?”
“你做了榜样,你蓝家子孙后代,又会如何对我朱氏皇族?”
“倘若朱家子孙不能容你骄横张狂,你和后代蓝氏子孙,又该如何自处,是准备起兵造反吗?”
“如此一来,恐怕皇爷爷再不忍,为江山计,为社稷计,为天下苍生计,也只能痛下心来,在大行之前,将你处死,以保我大明江山千秋万代,保天下百姓不致再陷兵祸之乱。”
“你逼着君上行此不仁之事,令陛下痛心疾首,岂是臣子所为,你还不知罪吗?”
轰隆隆!
如同五雷轰顶。
蓝玉呆立当场,冷汗淋漓。
他不是蠢人。
装出嚣张跋扈的样子,一方面固是性格使然。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自污”。
功高盖住,焉能持久?
蓝玉觉得自己战功赫赫,就该学习历史上那些名将自保的法子,故意犯一些错误,以使帝王不猜忌他。
在朱元璋对他进行一而再,再而三的告诫,但对他的惩罚却始终不算太重之后,蓝玉更是在心中坚定这一念头。
他就按这个想法行事,也慢慢行成了习惯。
不管在谁的面前,都一样。
此际听朱允熥这么一剖析,猛然醒悟。
对啊!
在外人面前横行霸道,可以看作是一种“自污”。
老朱也许表面上会责骂,但心中说不定更欢喜。
但在皇子皇孙面前横行霸道,却是例外。
因为这意味着朱家子孙无法驾驭他。
更何况如今太子朱标已死。
若老朱认为后世子孙掌控不了他这个凉国公,那老朱还会容他活下去吗?
想到这里,蓝玉又如何能不浑身冒冷汗呢。
他虽然身经百战,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从来就无所畏惧。
但唯独面对老朱,却是打心眼里的怕!
这个大明的建立者,在蓝玉心中,远比任何妖魔鬼神更可怕。
蓝玉抬头,望向高坐上方的老朱。
却见对方也正盯着自己。
目光如炬,似乎要将他身上所有秘密都完全看透一般。
扑通!
蓝玉身为武将的庞大身躯猛地跪了下去。
他重重磕头。
“陛下明鉴,臣蓝玉万死也不敢对大明皇室有任何不敬!”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