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国很坚决,赵元庆得去坐牢,不能回村,不然就他爸那爆脾气,不知道什么时候两人对上了,说不定赵元庆就像前世一样失手把人杀了!而且他父亲最好也不要在村里待,...七零农村大旱,我家挖出地下暗河周芷兰张建国小说结局最新章节由本站网友搜集并发布,七零农村大旱,我家挖出地下暗河周芷兰张建国小说结局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到本
七零农村大旱,我家挖出地下暗河周芷兰张建国全集小说推荐节选在线试读
这些来给张家帮忙的村民,都知道张家和赵家的恩怨,等到赵信他们离开后,都在一边给张家出主意。“都是一个村的,人家要是肯道歉赔钱就算了,好几百块了,咱们穷苦人家可经...
男女主角分别是周芷兰张建国的其他类型小说《七零农村大旱,我家挖出地下暗河周芷兰张建国小说结局》,由网络作家石头会长大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这些来给张家帮忙的村民,都知道张家和赵家的恩怨,等到赵信他们离开后,都在一边给张家出主意。“都是一个村的,人家要是肯道歉赔钱就算了,好几百块了,咱们穷苦人家可经不起这样折腾,你家儿子也有这么大了,回头结婚啥的还得花大钱……”“这是赵家村,都是姓赵的,你别想不开跟村长过不去,得罪村长有你好果子吃吗?”……类似这样的话,一直在张建国的耳边响起,弄得张元顺和何玉芳也忧心忡忡的,怕得罪了赵信怕他报复。“妈,你别担心,好好把晚饭准备好,多烧一点茶水,别让乡亲们说闲话……”这会帮工其实也不给钱,就是管饭煮点茶水,回头人家家里有活了,你也去帮帮忙就成。虽然不给钱,但是管饭也有讲究,那就是饭必须是白米饭,一点杂粮都不能掺杂。菜得油水足,最少也得四五...
《七零农村大旱,我家挖出地下暗河周芷兰张建国小说结局》精彩片段
这些来给张家帮忙的村民,都知道张家和赵家的恩怨,等到赵信他们离开后,都在一边给张家出主意。
“都是一个村的,人家要是肯道歉赔钱就算了,好几百块了,咱们穷苦人家可经不起这样折腾,你家儿子也有这么大了,回头结婚啥的还得花大钱……”
“这是赵家村,都是姓赵的,你别想不开跟村长过不去,得罪村长有你好果子吃吗?”
……
类似这样的话,一直在张建国的耳边响起,弄得张元顺和何玉芳也忧心忡忡的,怕得罪了赵信怕他报复。
“妈,你别担心,好好把晚饭准备好,多烧一点茶水,别让乡亲们说闲话……”
这会帮工其实也不给钱,就是管饭煮点茶水,回头人家家里有活了,你也去帮帮忙就成。
虽然不给钱,但是管饭也有讲究,那就是饭必须是白米饭,一点杂粮都不能掺杂。
菜得油水足,最少也得四五个菜,里面最少有一两个荤腥,要不然会被人说闲话,名声坏了,下次再遇到什么活,村里就没有人乐意来帮忙。
张家前阵子赚到钱了,他家又大方,不但特意烧了茶叶水摊着大家喝,一人还准备了一碗糖水算是额外的。
这还不算,何玉芳准备了六个菜,一个辣椒炒鸡蛋一个萝卜炖猪肉,还有一个豆腐鲢鱼锅,这就有三个荤菜,还有一个猪头肉以及两个小菜。
这菜端上桌的时候,帮忙做事的乡亲们口水直流。
毕竟,硬菜那是真的多。
“你家这真是舍得呀,这个年景咋还有鱼?”
杨雄干活麻利,又是隔壁的,他感谢上次张建国给他的一点建议,所以张家在修院墙的时候,他第一个就来帮忙,这会看到一大锅鲢鱼豆腐汤,十分惊讶。
鱼塘都没水了,哪来的鱼?
“这是上次去县城的时候,看到人家卖鲶鱼的,我买了几条舍不得吃,用桶装回来养着,想着不用票也能给建国补补,好在这鲶鱼不容易死,要是别的鱼可养不到现在……”
何玉芳有些紧张,把他们原本商量好的一套说辞拿出来。
“那就难怪了,也只有县城里有这样的大鱼,我上次都听人说,今年的鱼比肉稀罕,也只有县城地方大,才有这么好的鱼,赶上我们这边也只有雨水多的好年景,才有这样的大鱼呀……”
杨雄和其他人都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有人也称赞何玉芳会管家,这么好的鱼他们不知道,要是知道的话,肯定也会买两条在家,这比肉都好呀。
这会大家还比较质朴,何玉芳这样说,居然没有一个怀疑这鱼的来历。
吃饭的时候,有人尝一口那鱼,鲜的差点把舌头都给吞了,不住有人冲着何玉芳伸出大拇指,说她做菜的手艺好。
“你们现在才知道呀,要不村里红白喜事咋都愿意请何婶去做饭,不就是她做的饭菜好吃,有时候素菜都能做出荤菜的味道来!”
席间有人直夸何玉芳手艺好。
还有人和何玉芳商量,说是家里有点喜事,过两天想请何玉芳去帮忙做个饭,不知道她有没有空?
“你家对象要来看家吗?我听你妈说过,那天我会早早过去给你加搭把手……”
何玉芳笑了一声,说话的人是村里和他家关系不错的刘二的儿子,叫刘强。
这刘强比张建国大两三岁,他父亲刘二家里有个马车,平时拉人拉货的能吃苦,也为人和气,所以在附近几个村生意都不错,家里过的比一般人家好。
所以有隔壁村的姑娘,过几天要来看家。
这是赵家村这边的一个习惯,就是男女双方被人介绍后有意思,男方去女方家里送过礼后,还比较顺利了,女方会选定一个日子,会带上几个长辈,或者亲人来男方家里吃顿中午饭。
而这一顿饭就很讲究,基本上顺利的话,就可以敲定确定两家的关系。
要是这顿饭吃的不欢而散,这亲戚就做不成了。
所以刘二家异常重视,怕怠慢了女方家里的亲戚,就曾经和媳妇和儿子商量过,到女方看家那天,就把村里做饭最好的何玉芳请来做顿饭。
也是希望,孩子的婚事能顺顺畅畅的,这事刘二的老婆和何玉芳说过,她是早答应了,这不他家修院子,刘二没空就让儿子来帮忙,农村就这样,你给我家帮忙,我给你家帮忙,日子就这样慢慢过。
人多忙碌了几天,张建国家的院墙就修好了。
他家院墙比别人家的高出了半米,差不多有二米高,本来想弄一些碎玻璃渣子放上面,这样没有人敢翻院墙。
但是这年头碎玻璃瓶子都不好找,张元顺去黄大爷家里弄到许多的仙人掌,回头就种到院墙顶上,这样有仙人掌别人也不敢翻墙,毕竟仙人掌那些细刺扎到手里,那种疼简直要命。
赵家村人很多修院子,都是在院墙上面种这个仙人掌,毕竟成本低好养活呀。
这么高的院墙修起来后,张建国立刻感觉满满的安全感,因为他们不管在院子里干啥,外面人的都看不到,特别是后院,把后门一关上,没有人能进来,这里干点啥别人都不会注意到。
何玉芳此时在后院种了很多菜,大白菜和萝卜以及菠菜和香菜等。
这些菜都不怕冷,冬天哪怕下雪也有点绿叶蔬菜吃,关键是被院子围起来的话,大风大雪进不来,温度也没那么低,菜冻不死。
而且张家可以光明正大的把地下溶洞的水弄上来,给菜地浇水,也不怕别人看到了。
张家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而这会赵信那边不乐意了,上次张建国怼他的事情,他还一直记在心底,所以一直琢磨着给张建国穿小鞋。
要让他去做一个最危险的活。
那就是用炸药炸石头,这活危险系数特别高,要是操作稍微不注意,很有可能就让自己缺胳膊少腿,或者直接就被炸死了。
自从上一回村里有人被炸死后,这货就一直找不到人,这次赵信把目光盯上了张建国。
赵信立刻黑了脸,心底暗骂张建国一家人,真是给脸不要脸,年底分粮食的时候,他们别想像别人家一样,正常拿到粮食和菜籽油。
到时候,非让他们年都过不下去,敢不给他面子,简直不想在村里混了。
他赵信有一百种方法,让张建国一家吃不了兜着走。
“我家元成年少气盛,但他为人正直确实是想做好事,但是和建国误会了,这才动手了,我觉得都是一个村的人,有啥事说开就好了,你家孩子花了那么多钱,我们也心里不好受,这事咱们大人在一起好好合计一下,至于你说的那些补偿也是应该的,你看咋样……”
跟赵信一起来的赵诚,那一开口说话,就让人觉得特别讲礼和舒服。
他读过书的,也是赵家的族长,在村里算是少有的明白人,很多时候几家人起纠纷,最喜欢找他来劝解,因为他一开口说话,就很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可。
所以张元顺听着赵诚这一开口说话,原本满肚子的气,这会也消了一半。
他终究拉不下情面,毕竟同在一个村,抬头不见低头见,虽然心底有些不情愿,还是招呼着把赵信和赵诚请进家里做。
赵诚的目光在他家飞快的扫了一下,目光落到了一个新暖水瓶上,还有几个新洋瓷杯子上,心底有些惊讶,却没说什么,只是略有所思的在房间里打量着。
赵信气呼呼的坐在椅子上,看到何玉芳很恭敬的给他倒了一杯糖水,喝一口甜滋滋的,这脸色才算是好看一点。
毕竟,这年头糖金贵,贵客上门才有一碗糖水喝。
赵诚也有一碗糖水,他注意到张家不但给他们倒糖水,甚至也给在院子里玩耍的小闺女张红月,也端了一碗糖水。
那张红月喝一口糖水后,并没有像有的孩子那样欢喜雀跃,却是蹲在地上抓小石子玩,那碗糖水就放在地上,她记起来才会喝一口。
看到这一幕的赵诚心底一沉,觉得这一次和张家人谈补偿的事情,不会那么顺利。
因为平时他没注意,没想到张家比想象中的有钱多了,这个张元顺看着咋呼呼没啥心机,却藏得很深,他家的钱哪来的?
果然在赵信提出赵家愿意赔偿张家二百块,希望张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两家坐下来吃顿饭,冤家宜解不宜结,这事就这样算了,以后两家谁也不许再寻仇闹事的时候,张元顺重重咳嗽一声,脸都黑了。
“咋的,我娃受那么大罪,还有可能脑震荡,花了三百你们赔偿两百,这脸咋这么大?”
张元顺气不打一处来,真是欺人太甚。
这是想占便宜,还是想来把解决事情的?
赔两百块,好大的面子好大的口气,这赵家人咋想的,以为他们傻,还是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吃不上饭了,二百块打发了?
“张二哥,我家养了四个孩子,家里也挺困难的,虽然有心多给点,但是目前家里东拼西凑也就二百块,要不你先拿着,等到元成回来后,我们在凑点给你送来,这事就这样算了,我虚长你几岁,就当是哥哥求你了……”
赵诚的话说得漂亮,这让张元顺一下子有些犹豫,他这表情落到了张建国眼里,只听他冷哼一声。
“赵大伯,你们赵家要是真有诚意,你家孩子前两天就不会差点动手要打我父亲,要是赔礼道歉有用的话,那要法律做什么?我是命硬,加上我爸舍得花钱,才算是保住了我的命,所以这事就不是花点钱可以和解的

……”
张建国很坚决,赵元庆得去坐牢,不能回村,不然就他爸那爆脾气,不知道什么时候两人对上了,说不定赵元庆就像前世一样失手把人杀了!
而且他父亲最好也不要在村里待,送出去,送到比较安全的地方才好。
不然张建国总怕出事。
这辈子既然重生,他就想着改变命运。
让枉死的父亲活下去,才是他现在最大的心愿。
“张建国,我们说话,你插什么嘴?一边去……”
坐在上首的赵信再也忍不住了,借口训斥张建国,其实是在给张家人施加压力。
还有一句话没说,意思就是来你家,别给脸不要脸,惹毛了得罪了他,有的是法子给张家人穿小鞋,张元顺老实还好解决,这张建国一看就是个刺头不服管。
让他到一边去,就张元顺和何玉芳两人,他们倒是好解决。
“村长到我家来,真是好大的威风,咋的,你以为这村长是世袭制,祖祖辈辈就是你家的,你还能当一辈子?”
赵建国看到赵信打官腔,把他当毛头小子不懂事的模样就来气,赵家人之所以这么嚣张跋扈,前世赵元成敢打死自己的父亲,最后却没受到什么惩罚。
这其中最最重要的一环,其实就是赵信。
他这个村长没干啥好事,就是仗着村里赵家人多,任人唯亲,从上到下都是姓赵的。
“你说啥话?毛都没长齐,张元顺,你这儿子一身的反骨,你这当老子的无能管不了,回头让村里管管……”
赵信还在拿官腔,他心底已经开始盘算怎么给张建国穿小鞋,怎么治他。
在赵家村,也就张建国这样的刺头愣头青,敢这样对着自己说话。
“村里管管,你这个村长还能当多久?你以为村里是你家?”
张建国这话一说,赵信脸色都变了,那是勃然大怒,而一边的张元顺也吓了一跳,万万没想到儿子胆子这么大。
赵信可是村长呀,在这小山村村长就是天,这,这不是要把天捅破了?
所以,他使劲的拉扯了一下张建国,不让他继续跟赵信说狠话,而一边的赵诚也看着这情况不对劲,忙说让他们考虑一下,钱好商量,回头有时间他们再碰个头,今天就先回去了。
走的时候,张建国把那些东西都拿了出来,塞给赵诚,赵诚还要推辞就看到那包糖掉到地上了,差点就散掉了,当时脸色也不好看,索性一甩手带着东西就离开了。
“给脸不要脸,别到时候回过来还要求我……”
赵信的话声音很大,在院子外面给张家帮忙的人几乎都听到了。
周芷兰有一份工资,收入还挺高的,而母亲因为身体不好早早的退休。
“挺可怜的,不行就留着吧,我在家闲着是闲着,帮着带一下就好了,咱们也就多一个小闺女!”
周芷兰的母亲叫兰玲,是一个瘦弱的女子,她常年病恹恹的提不起精神,就让大闺女周芷兰接班,自己办理退休在家养病,他家还有一个儿子也在上班,对于闺女的做法,她倒是很赞同。
“你就不要在这瞎掺和了,你们头发长见识短,一个个不省心,这孩子绝对不能要,回头芷兰要说婆家,兴邦也要结婚,这多个孩子算什么?”
周德明黑着脸,把闺女和媳妇都骂了一顿。
说他们是胡闹,这捡一个孩子是闹着玩的吗?
也不看看家里不管是儿子闺女都大了,眼看都要相看人家,这会多一个孩子,还指不定有什么风言风语传出来,那是绝对不行的,至于那孩子放在医院不去就行了。
医院总不会把这孩弄死,所以也算是救了孩子一命,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周芷兰看着愤怒的父亲,也不再说话,只是等着父亲急急去上班的时候,她则和母亲在一边咬耳朵。
“妈,我们两人加一起的工资一月都有一百多块了,养一个孩子还是很容易的,好歹一条命,看到总不能不管……”
周芷兰正在和母亲说着话,就听到外面有人喊她,她跑出来一看,原来是大堂哥来了,还在埋怨她说是原本约好的一起回来,怎么到后面都没等待她,昨晚上他到底干嘛了?
“捡到一个小婴儿,送到医院去了,你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周芷兰每次都是跟堂哥周勇军去黑市,两人都是偷偷摸摸去的,旁人根本不知道。
“啊,还有这样的事情,走,去看看,二妈,走一起去吧……”
周勇军个子比较高,这会听到说捡到孩子,激动的不行,想要去看看,并且鼓动兰玲一起去。
所以当张建国正在尝试给小婴儿喂奶粉的时候,就看到周芷兰浩浩荡荡的带着好几个人,一下子出现在他面前,几个人都惊呆了你看我,我看你有些茫然。
周芷兰赶紧介绍,说是跟张建国一起捡到的那婴儿。
当时两人看到有条狗叼着婴儿,从他们跟前跑过去,他们把狗赶走了,把孩子救下来了,那边周勇军张大嘴巴都有些不敢置信,直到他们看到孩子身上还有一些并不算很深的牙印子,这才释然。
“我咋觉得这狗是救孩子,真要是吃这牙印不会这样浅,这我做梦都不敢这样想,这孩子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她叫什么名字?”
周勇军这会也对着孩子,充满兴趣,也尝试着给孩子喂奶粉,可笨手笨脚的连张建国都比不上,最后还是兰玲动手喂,而那孩子此时似乎睁开了眼睛,对着兰玲笑了一笑,这一笑让兰玲的心都软了,忍不住把孩子抱着抖了抖,
“这孩子长得真好看,还会笑,就叫小名就叫笑笑吧……”
兰玲这一说大家都笑了,这名字真好呀,笑笑。
周勇军打量了一下张建国,总觉得这人有些熟悉,可是仔细想又觉得这个人没见过,他还以为自己是眼花也就没多想。
张建国见周芷兰的家人都来了,甚至知道了每次陪着周芷兰的周勇军是她的堂哥。
“那个,赵元成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要放出来了……”
黄三看着张建国,叹了口气。
村里人虽然都觉得张建国是个刺头,但是他觉得这人讲究,没看到借毛驴,除了给了提前谈好的一块钱,而且毛驴肚子鼓鼓的不说,人家还特意拿来几个鸡蛋。
这样的人,黄三自然是有好感。
“哦,黄三哥,你听到点什么风声了?”
张建国赶紧问了一嘴,这才知道赵元成说打人虽然是他先动手,但好像是认错态度好,加上张建国这伤势似乎也不严重,赵信又往公社那边跑了几次。
黄三看赵信今天挺高兴的,似乎赵元成那事问题不大,马上就可以回来了。
他原本没打算说,这是看张建国人不错,这才多嘴了一句。
“多谢三哥提醒呀!”
张建国弄清楚这些后,很快离开了黄三的家里,心底对他还是有了几分感激。
回到家里,他就把这事和父母说了,张元顺差点就跳起来了,嘴里骂骂咧咧的说赵信和乡里公社熟悉,肯定是他跑去找人找关系捞赵元成。
赵元成打人,不能就这样便宜他了,要不然这口恶气他都咽不下去,要是赵元成被放出来,他还要找他去理论。
一听到父亲这样说,张建国就知道要糟糕了。
前世,父亲就是想替自己出口气,去找赵元成理论,最后丢了性命,而他家的命运也彻底改变。
两个妹妹还有他,都成了没有爹的孩子,这个家都没了。
“爸,一会你听我的,我们这样,这样……”
张建国知道父亲有点护犊子,但是他斗不过赵家,前世赵元成家里几兄弟,村里村长都是他叔叔。
他们一家只是在土里刨食无权无势的老百姓而已,关键是父亲有勇而无谋,很容易被人算计,所以张建国只能多操点心。
晚上九点多钟的时候,村里突然就闹腾起来,鸡飞狗跳的,许多人家里又重新点起了煤油灯。
后来,还是杨老太绘声绘色的说,张建国好像是头疼,疼的在家打滚,要死要活的,他爹妈哭着跑着到处找车,怕他儿子出事。
还是村里赶车的刘二把他们送到乡里,又去乡里花钱租了一个拖拉机,送到县医院治病。
“那张元顺可真是舍得,拖拉机去县城一趟,可得加满满一壶油和十块钱,不过这也是救命的事情,那张建国都疼的晕过去了,这伤着脑袋可真不得了,看着平时没啥事,一旦发作能要命呀……”
第二天上工的时候,刘二提起昨晚上的事情,还是心有余悸,还说是自己和张元顺一起把张建国抬到拖拉机上去的。
这一下村里人几乎都知道了,张建国被赵元成用砖头砸,这怕是落下什么病根了。
有老人更是念念有词,说是人的脑袋哪是随便能砸的?也就张建国年轻不懂事,被人砸了脑袋还天天干活,也不知道好好休养一下,这要是不治好,一辈子就完蛋了。
严重的真的会要命的。
这张元顺就这一个儿子,难怪豁出命来也要请拖拉机去县城看病。
张建国这伤,怕是非常严重了,上一次有人往县城医院送,人还没到就死了。
村里人上工的时候,这会都在悄悄的议论着张建国的事情,心底都暗自记住,以后要是被人打了脑袋,千万不能大意,这个会反复发作会变的非常严重。
而此时被拖拉机送到县城医院的张建国和父母,他们已经进了医院。
何玉芳一边给了拖拉机的钱,一边心疼的不行,一边又担心儿子。
不是担心他伤势,是担心到医院检查露馅了,毕竟,他们都知道儿子伤势没那么严重,这专业的医生一检查肯定能看出来。
张建国却不担心,一直说头疼,又说被人前些天用砖头砸了脑袋,中间这些天每天会疼一下,但是没那么离谱,现在疼的实在是受不了,要命一般,家里这才四处借钱来医院看病。
这原本想省一点,可是,这疼的难受像要死一样,还是得来医院,求医生检查一下,看看怎么回事?
医生这边也见多了,一些小毛病因为没钱,拖成大毛病的事情。
因为张建国是脑袋受伤,在看着他那痛苦的表情,就开始说道他们,应该当时就来县医院检查,脑袋上的伤痕根本就大意不得,会要命的。
所以医院一边安排医生检查治疗,并且还综合的给张建国的伤做鉴定。
因为这年代医疗设备很少,加上人心思单纯,医生看张建国反应那么强烈,只能猜测他有可能因为受伤导致脑震荡。
张元顺因为儿子叮嘱过,所以就把医生开的诊断一直揣在怀里,不敢丢了。
张建国说过,这是证据,有医生开的证据,他们就可以去乡公社去闹,然后医院看病住院打针吃药的钱不要舍不得,这都有收据,到时候就凭着这个找赵家要钱。
花的越多越好。
这不他们家上次卖鱼挣了快上千块,这次多花点,把钱用到刀刃上。
抱着这个思想,张建国就在医院住下了,并且张元顺一个劲的催医生,有啥好药贵药都给儿子用上,一定要把他儿子治好,他还没结婚!
医院里并不知道他们的心思,遇到这样事情,病人又一直说头疼,他们自然也重视,就住院两天时间,就花掉了一二百块钱,还给他们家开了一堆药,其中张元顺就认得天麻和人参,别的药,他不认识!
“这些药的收据,还有医院收费单据都拿着,你们这样,这样……”
病房里没人的时候,张建国就叮嘱着父母,下一步怎么搞。
他家,虽然穷,但是张建国发现,父母都挺听话的,遇到事力气都往一处使,所以非常省心。
要不然,他也不能自己躺着,让父母出面。
果然,听到张建国这一说,张元顺和何玉芳就去了乡公社,直接就去找关押赵元成的拘留所。
这会,啥也不说,就说赵元成打死人了,他儿子被打后伤势复发,此时已经躺在县医院抢救,两天花了二百多块钱,这个赵元成是杀人犯,要以命抵命!
赵家村村长也姓赵,叫赵信,从辈分上说,是赵元成的亲叔叔,肯定要比张元顺关系要密切一些。
所以听完张元顺的告状,四十来岁的赵信先是咳嗽一声,然后慢吞吞的来了一句。
“这事,昨天我听到赵元成和我讲了,你儿子张建国有错在先,多挑一担水那是占了大家伙的便宜,你不知道现在水多紧张吗?赵元成敢勇于指出这问题,是个好同志,只是处理方式有点急了,这关键的时候,是不能多打水的……”
赵信有些皮笑肉不笑,说的话更是让张元顺心底来气,可赵信是村里的村长,他只能慢慢说。
“我儿子打一担水是有原因的,因为还得给黄大爷家送半担水……”
“哦哦哦,我知道了,好在你家建国也没出啥大问题,你别说了,要去上工了,你们小队今天的任务可不轻,快去吧……”
赵信嘴里支吾着,根本就没把张元顺的话放在心上。
他是赵元成的叔叔,整个村里赵家人最多,他不帮赵家人,难道还去帮人少的张家人?
何况,这事赵元成也没做错什么,张元顺一个老实人,就算是强词夺理那又怎么样,不过是嚷嚷两句,也没什么要紧的。
上工的时间到了,张元顺哪怕气的直跺脚,但是也不敢耽误公家去修水利,听到有人喊,赶紧去干活了。
这边张建国一大早,就去村里找断腿的黄大爷。
黄大爷在村里很有威望,因为他的腿是早些年打鬼子受伤的,退伍后就回了老家。
对于黄大爷这样的退伍老兵,国家每年是有补助的和照顾的,所以黄大爷吃喝不愁,比村里大多数人过的都好。
但是今年大旱,他也有一个难处,那就是吃水问题。
村里本来每家一日可以挑半担水,可有水的地方距离黄大爷家里很远,他又断了一条腿,根本不方便挑水。
张建国心非常善良,就想着自己年轻有力气,帮着黄大爷去挑另外半担水,这样一来,两家凑成一担水。
可赵元成却借此发难,哪怕张建国提到这事,也被他故意打断话头,并且照着张建国的脑袋给了他一砖头。
就这一砖头,当初也让张建国在床上躺了一二天。
其实昨晚上张建国也曾经左思右想,这赵元成和他是一个村的人,平时低头不见抬头见,看着也不是那种鲁莽不讲道理的人,为何对着自己,找到机会就下死手呢?
这模样,就像是两人有什么深仇大恨,甚至赵元成有种杀人灭口的感觉。
可是,张建国穿越回来后,脑子里乱糟糟的,以前多东西他也有些记不清楚,也搞不清楚自己和赵元成到底哪里结下深仇大恨?
要想让赵元成受到惩罚,张建国先去请黄大爷,把自己昨天的遭遇一说,果然黄大爷听后勃然大怒。
然后,张建国就用独轮车驮着黄大爷,去了几个地方。
第一个是村里民兵连长那边,说赵元成动手杀人未遂,这帽子有点大,把民兵连长黄三吓了一跳,可一看黄大爷领着张建国就沉默了,表示他会和村长说一声,要是这事属实,他会把人抓起来。
第二个张建国领着黄大爷去了乡里。
黄大爷是退伍老兵老资格,他退伍回乡村里是要专门派人照顾的,只是他自己怕给村里增加负担,一直没提这事,遇到张建国给他挑水送水,差点被人打死的事情。
在乡里一说出来,立马让乡长那边特别重视,马上就派人来赵家村了解情况。
村长赵信,还想帮着侄子赵元成说好话,说这是误会之类的,又说张建国开始没说明是给黄大爷挑水,这赵元成不知道,所以这事也不全怪他。
“我当时有向赵元成解释,他不听,他直接上砖头砸脑袋,这是想要我的命呀,就这种危险分子放在赵家村,我觉得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太没有安全感了,他这是杀人未遂……”
张建国看到乡里来了人,这会也不担心,直接把自己头上的伤口给大家看,并且把当时的情况又说得凶险无比,让人听着都胆战心惊的。
而黄三作为民兵连长也忙表示,这种狂暴分子确实要送到乡里去劳教改造才行,不然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会受到威胁。
赵信还想说话,可一看着情形不对,马上就退缩了,他这个村长还想多干几年,可不能为这小事把自己搭进去,毕竟死道友不死贫道嘛。
而赵元成被人带来的时候,先是大声喊冤,又骂张建国不是个东西,故意污蔑自己。
他原本只有十八岁,一米七的个头,国字脸看着人有几分帅气,可是此时他面目狰狞的看着张建国,那眼神藏着恨意,要是眼神能杀人,他已经把张建国砍死几次了。
赵元成先是指望着赵信救自己,可以看他眼神躲避,不敢看自己的眼睛,心底就有数,这赵信恐怕指望不上了。
“我是冤枉的,我真不知道张建国给黄大爷挑水,而且,他根本就没说,他是故意挑衅我,故意害我的……”
赵元成还在狡辩,却发现黄三他们根本就不听,只是表示,马上立刻把人押送到乡里去,让他把事情交代好,再看怎么处理?
一瞬间,赵元成知道,自己这是栽了,栽在这个和自己同岁的张建国身上了。
他此时忍不住端详着张建国。
张建国个头有一米七五,剑眉星目十分俊朗,算得上赵家村长得最俊的男人。
一想到这里,赵元成心底像是想起了什么,感觉到一阵的割裂和难受。
“张建国,你害我,冤枉我,这梁子两家结下来了,这事没完……”
赵元成被带走的时候,他忍不住的冲着张建国喊了一句,惹得张建国嗤之以鼻。
自己开始好像也没咋惹他,赵元成都想弄死他,说得好像两家没梁子一样,要是没梁子,能下那样的黑手?
当他傻呀!
赵元成刚被带走,张建国就张罗着,先把黄大爷送回去,再去给他挑一担水。
他人还没动呢,就听到有人在喊。
“张建国,你给我站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