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来点猪头肉
李淑妃**后宫诸事,不过李淑妃逝世,后宫交由郭宁妃掌管。老朱心情有些烦躁,皇储的问题是他现在不得不考虑的事情了。以前根本不用怀疑,自然就是他的嫡长子。可是现在呢,皇太孙的人选让老朱开始动摇了。他不会因为朱允熥的原因就彻底放弃朱允炆,可是看到自家这个自小就有纨绔名声的孙儿居然有如此见识,老朱不得不考虑
来点猪头肉 著 朱元璋朱允熥 15.94 千字发布时间:2024-05-19 02:39:32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万代大明》是来点猪头肉最新创作的一部穿越重生小说。故事中的朱元璋朱允熥身世神秘,具备异于常人的能力,他们展开了一段离奇又激烈的旅程。这本小说紧张刺激,引人入胜,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奇幻和冒险的世界。洪武二十四年,皇太子朱标薨。朱允熥冲出东宫,提剑质问洪武皇帝,“皇祖父,你要杀我全家?”这皇太孙只能是我来做!...。
小太监哭喊着求饶,可是依然被拖出去了。
洪武皇帝以前就是对待宫人非常严格,总是有皇后来设法保护他们。可是皇后不在了、太子不在了,暴躁的皇帝一旦发怒,很难有人能够劝阻住。
十四岁的朱允炆在听到宣召后入殿,正好看到了被拖出去的太监,心里头一跳。
一入殿,他就看到了朱允熥光着**趴在垫子上。低着头的朱允炆心里一跳,不露声色快步向前。
以前的朱允炆刻苦读书,因为有母妃的帮助,能够得到父王的喜爱。在父王病重期间,他悉心照料、昼夜不离,也因此被皇祖父看在眼里、多了几分喜爱。
这一切是吕氏、朱允炆觉得有些忽然的,本来还以为需要谨小慎微很多年,可是最近这两三个月,很多的事情发生了变化,皇储的位置离他也越来越近了。
宽仁、孝顺、亲贤好学,这些就是朱允炆的人设。崇尚儒家仁政之说,延续父王此前宽仁的施政理念,这也是吕氏和朱允炆私下商讨的策略之一。
快步向前的朱允炆跪下,声音惶恐,“皇祖父陛下,允熥自幼纨绔、近日又苦闷,以至于今日伤人闯宫。全都是孙臣未能教导好弟弟,是孙臣的过错,还望皇祖父宽恕允熥。”
本来老朱这段时间是越来越喜欢朱允炆这个看似仁善的孙儿,可是忽然间他觉得自己可能真的要重新认识一下这个孙儿了。
老朱不动声色,看着朱允炆问道,“他闯宫,朕如何能饶?”
朱允炆声音中带着哭腔,哀求道,“皇祖父,父王薨、母妃又走的早,全是孙臣未能管教好弟弟!允熥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对皇祖父不敬。”
趴在垫子上的朱允熥露出一些嘲讽的笑容,他这个二哥,还真的也就是表面上宽厚。只是到底是年轻了,那些小心思在老朱跟前根本不值一提。
如果是以前老朱没得选的时候,对于朱允炆的这些小聪明就不用多想。可是现在如果有的选了,这些小聪明就有点贻笑大方了。
自幼纨绔、丧期胡闹,朱允炆是在帮朱允熥求情,可是也是在给他定性。自己顺便在担下来一点责任,似乎就是一副好哥哥在保护弟弟的样子。
老朱叹了口气,开口说道,“允熥如此德行,过错不在你,在你父王没能教好他。”
朱允炆松了口气的时候,老朱忽然问道,“允炆,朕将抵御胡虏的大任托付给诸王,可令边境不乱,留给你安宁。可若是诸王不安分,谁去抵御呢?”
朱允炆忽然惶恐起来,脸色不断变化后连忙说道,“皇祖父,诸位皇叔不至于如此。”
老朱步步紧逼,继续问道,“你可有法子?秦王、晋王此前就有不法,如今你父王不在了,他们多少也有些心思。真要是如此,你如何做?”
朱允炆惶恐不安,他只负责好好读书、好好孝顺,施政等等这些可不懂。而且藩王这些大事,母妃等人也没教他如何去对付啊?
看到朱允炆迟迟没有话说,老朱叹了口气,“你回去想想吧。”
朱允炆不知道老朱的心思,心里也有些不安,“孙臣愚钝,望皇祖父恕罪。”
“让你皇姐们过来。”老朱露出一些笑容问道,“允熥这个混账今日伤了人,伤的是谁?”
朱允炆表情一变,不过不敢大意,“回皇祖父,孙臣不知所伤何人。那人应是父王招揽勋卫,久在东宫听用,一直在允熥跟前。”
老朱就笑了笑,“你退下吧,让你皇姐们过来。”
朱允炆表情不断变化,不过根本不敢抗命,“孙臣遵旨。”
朱允炆低着头离开,看了一眼趴在垫子上的朱允熥,那张清秀的脸上表情非常复杂。
在朱允炆离开后,老朱对太监说道,“召宁妃。”
马皇后过世后,老朱没有立后。当时是让李淑妃**后宫诸事,不过李淑妃逝世,后宫交由郭宁妃掌管。
老朱心情有些烦躁,皇储的问题是他现在不得不考虑的事情了。以前根本不用怀疑,自然就是他的嫡长子。可是现在呢,皇太孙的人选让老朱开始动摇了。
他不会因为朱允熥的原因就彻底放弃朱允炆,可是看到自家这个自小就有纨绔名声的孙儿居然有如此见识,老朱不得不考虑一些事情。
看到朱允熥似乎要打瞌睡了,老朱忽然说道,“你大姐今年多大了?”
“十五了,二姐十四,我十三。”朱允熥就回答说道,“我哥若是在的话,就十六了。”
老朱随即也叹了口气,“你大姐这年纪也该婚配了,咱给她选个驸马如何?”
朱允熥一听顿时急了,“不成、不成!你选人肯定选勋贵人家的,想着要给我或者允炆当臂助。我姐姐金枝玉叶,自然该找她们喜欢的。”
老朱立刻怒了,“你诸位皇叔,你那些皇姑,都是和勋贵人家结亲。就是你娘,若不是她出身开平王府,能成太子妃?”
“那也不行,我姐姐岂能随随便便赐婚。”朱允熥据理力争,说道,“得找找,得找找。”
老朱心里的火气一下子冒出来了,“随便赐婚?咱的孙女,咱能害她们?”
说完这些,老朱脱下鞋子举着就朝朱允熥走来。朱允熥根本来不及逃跑,**上又挨了几下。
挨了顿打之后,朱允熥赶紧可怜兮兮,“皇祖父,我也年龄不小了,要不让我穿上裤子?这样子不雅,我姐姐看着也担心。”
老朱就问道,“**蛋子上了药,能行?”
“不碍事!”朱允熥非常肯定的说道,“就是打的时候疼,又没打伤,皇祖父下手有分寸!”
老朱笑了笑,随即问道,“咱隐约记得你爹说过,说你喜欢舞刀弄枪?”
“还行吧,就是花拳绣腿,宫里侍卫又不敢真的和我过招。”朱允熥爬起来,一边穿着裤子一边说道,“不过允炆那样的,我一个打十个。”
老朱气笑了,随即又问道,“你皇姐在东宫过的不好?”
朱允熥头也没抬的说道,“那也不至于,以前我爹还在,哪个敢亏待我姐姐们?就是这两个月,她们比以前小心一些了。”
老朱心里也明白,看来太子妃还是有些手段和本事。
朱有容和朱有龄到了武英殿外,本来就是守孝期间,又担心弟弟,现在心里头担心着呢。
刚被宣召,她们立刻跪下,“皇祖父陛下,允熥忧思过度方才失态,还望皇祖父陛下恕罪。”
老朱看了看两个孙女,问道,“你们可会持家?”
看到两个孙女茫然的样子,老朱就摆了摆手说道,“算了,跟宁妃学学。你们搬出东宫,朕寻一个宫殿,你们姐弟三个住着。”
朱有容和朱有龄脸色巨变,允熥真的触怒陛下了,以至于现在都要被圈禁?
朱允熥立刻来劲了,赶紧说道,“大姐、二姐,快些回去收拾!记得把我寝宫里的刀枪剑戟全都给搬来!”
老朱一下子来气了,“刀枪剑戟?你寝宫里就不能摆些笔墨纸砚?”
朱允熥连忙告罪,“皇祖父恕罪,我以后再学。”
随即朱允熥继续说道,“姐姐们哎,你们跟前的人也都别带了,重新选用就好。”
朱有容和朱有龄似乎有点反应过来了,允熥不是触怒了皇祖父才被圈禁?
老朱烦闷不已,对朱有容和朱有龄说道,“你们两个去找宁妃,选一个好一点的地,离东宫远些。所需之物告诉宁妃,自有调拨。”
朱允熥要跟着走,老朱呵斥,“闯宫了还想走?在这站着!”
朱允熥表情一变,罚站可不行,“皇祖父,我**疼,得趴着!”
詹徽忧心忡忡的离开了武英殿,不是这一次触怒了皇帝,而是那个有着纨绔之名的皇三孙殿下对他成见很深。
看到詹徽离开,老朱问道,“你可知道那人是谁?”
朱允熥就非常奇怪,“他不是说了吗?吏部尚书、左都御史,詹徽。”
老朱有些生气的说道,“既然你知道他是吏部尚书、左都御史,不说拉拢他、示好好,还要和他结下仇怨?你可知吏部尚书是六部之首,又称天官、冢宰、太宰,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
“知道。”朱允熥混不吝的说道,“他就是吏部尚书又如何?当初胡惟庸还是丞相,不也一夜之间就没了?”
老朱看着朱允熥,忽然问道,“咱诛杀胡惟庸的那会儿,你几岁?”
“两三岁吧?”朱允熥就赶紧说道,“我也不记得那些事,事后听人说的。”
老朱不置可否,他也不觉得胡惟庸案的时候朱允熥能记事。
老朱双手背在身后朝前走,朱允熥只能跟上。
“胡惟庸案,咱左右丞相,废中书省,其事由六部分理。”老朱颇为感慨的说道,“前两年还《昭示奸党录》,处死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亨,废黜诸多开国勋贵爵位。”
朱允熥就随口说道,“他该死,李善长也是。”
老朱就问道,“说说,胡惟庸为何该死?”
朱允熥略微想了想,才说道,“先不说他通倭、通元是不是事实。为人过于独断专行,许多生杀黜陟等重大案件,他往往不奏报皇祖父,那就该死。历史上好多权臣,都是出将入相。”
老朱露出些许笑容,胡惟庸确实该死。他当初让胡惟庸不断膨胀,就是为了能够左右丞相,废中书省,为的就是巩固皇权。
回头看了一眼朱允熥,老朱又问道,“李善长呢?他是开国六国公之一,现在还有好多人替他叫屈。”
朱允熥则不置可否的说道,“那也怪不了谁,本可以成全一段君臣佳话。他不知进退、恋栈权位,这也是取死之道。他功劳再大也没用,朝廷有朝廷的规矩。”
老朱就忽然说道,“你们父子两个关着门,就说这些?”
朱允熥一愣,觉得老朱误会了,“也不是说这些,他老是骂我。”
“一边骂着你,一边教你理政之事?”老朱一副看穿的样子,只是觉得奇怪,“你能有这些见识,也不是自己能琢磨出来。他既愿意和你说这些,为何看你名声受损也不说?”
朱允熥觉得老朱的误会多了,不过还是说道,“还不是我不像他呗!子不类父,大过!”
老朱一瞬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因为朱允熥说的那些好像也在理。
只是老朱忽然也反应过来,“咱刻薄嗜杀,他宽厚仁善,他像咱?”
朱允熥就露出大白牙,心里非常好奇,“皇祖父,他九岁被立为吴王世子、十四岁是太子,二十二岁时就让他观政、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就是胡狱案、郭桓案、空印案,他做了多少?”
很多人都说朱标这个太子的地位之稳固前所未有,权势之大和皇帝无异。
老朱觉得奇怪,看着朱允熥,“他没和你说过?”
朱允熥绝对是实话实说,“他不和我说朝堂的事。”
“他、他、他!”老朱一下子火冒三丈,“你们父子俩个还真是积怨很深,他任由你纨绔名声传遍京城,你开口闭口不称‘父王’。咱就闹不明白了,他看不上你,和你说那些作何?你对他有怨言,来夺嫡作甚?”
年纪大了,真的搞不明白小一辈们在想些什么。
越想越来气的老朱转身,一手拎着朱允熥的衣领,一手脱下鞋子,动作都变得行云流水起来了。重重的打了几个朱允熥的**,老朱神清气爽了。
“本来还打算带你用膳,你这不孝的样子,咱看着来气。”
老朱走了,留下在空中凌乱的朱允熥,“皇祖父,我去哪啊?”
老朱懒得搭话,径直朝着乾清宫走去。
而这个时候一个小太监走过来,讨好说道,“殿下,殿下自可去柔仪殿安顿。”
按照皇宫的格局,从午门进入皇城就是三大殿,在这条中轴线后就是皇帝的寝宫乾清宫、坤宁宫。东宫自然是靠近东边,柔仪殿就在西边,在武英殿后方。
武英殿是皇帝日常办公的地方,柔仪殿以前是皇后办公的地方。
这倒是离得近。
朱允熥转身就走,看到小太监跟过来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太监回答说道,“回殿下,奴婢贱名福生,本家姓张。”
朱允熥也没有多问了,没几步路就到了柔仪殿。
朱有容和朱有龄此时已经惶恐焦虑不安许久了,这一天发生了太多的事情。
太子妃去父王灵前守灵,朱允炆也跟着去了,本来一切正常。但是忽然间胞弟就拔剑伤人冲出东宫,这些事情是她们看在眼里的。
本来是担心皇祖父责罚,或者是被太子妃事后教规矩。但是好像不一样,皇祖父召见不说,甚至还让他们姐弟三个搬到了柔仪殿。
这一切也不像是要责罚的样子,可是好像也不像是允熥受宠的迹象。
看到朱允熥回来,朱有容连忙问道,“允熥,到底怎么回事?”
朱允熥露出灿烂的笑容,“大姐,我要夺嫡呢!去和皇祖父吵了一下,让他知道我才是嫡子!”
朱有龄一下子开心起来,立刻说道,“本就是如此!允熥才是嫡子,那人就是家生子,凭何敢和允熥来争?”
朱有容心里吓了一跳,连忙看了看四周。稍微的松了口气,现在的宫里所用之人都是宁妃调拨过来的,这里可不是东宫了。
朱允熥就对朱有龄说道,“二姐说的是!她就是继室,还能给我们立规矩不成?皇储之位我若是不争倒也罢了,我要是争了,就不能是那回事!”
朱有容对于自小就纨绔的弟弟非常担心,“允熥,这些话岂能乱说!”
看着担惊受怕的大姐,朱允熥就笑着宽慰,“大姐不用怕,我在皇祖父跟前都说了。也没见着皇祖父怎么样?不用怕,这皇位该争的就要争,就算我不争,以后真有什么事,我也落不得一个好下场!”
朱有容吓了一跳,“允熥,他不敢如此吧?”
难说,真的难说。
宽厚仁孝的建文皇帝好像是儒家典范一般,可是对自家人下手那叫一个狠辣。囚禁周王、逼死湘王,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因罪废为庶人,岷王朱楩有罪,废为庶人,流放漳州。
这位很多人眼里的仁孝之君对待宗室那叫一个狠辣,他不是削藩,是把自家人往死里逼。
皇叔们都能往死里逼,更何况还是一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呢,还是真正意义上的嫡子呢。要不是丢了江山社稷,说不定建文帝在削藩之后就要收拾‘吴王朱允熥’了。
朱允熥哈哈一笑,伸了个懒腰,“大姐、二姐,快快准备晚膳,我睡了一下午,肚子饿了!”
朱有容和朱有龄一瞬间都有些搞不清楚情况,弟弟怎么是睡了一下午?不是在武英殿‘夺嫡’吗?
回到乾清宫的老朱看着马皇后的画像,诉着苦,“妹子,老大到了你那了吧?你见到了他,就狠狠的收拾他。你说他咋那么狠的心,就舍得抛下咱?”
抹了一把泪,老朱继续唠叨着,“你说说他不孝也就罢了,你看看他做的事。允熥,允熥给他教成了什么样?”
“妹子,你说老大是不是也没料到这出?他中意的,还是允熥对吧?要不他没事和允熥说那些作何?”
章节在线阅读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
为您推荐
言情小说排行
人气榜
最新评论